哲学家张世英老先生曾说过:“人生有四种境界:欲求境界、求知境界、道德境界、审美境界。审美为最高境界。”美,是人们时常讨论的话题,但何为美?美的标准是什么?
美学是一门深奥复杂的学问,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自然无法定义美的概念,研究美的内涵,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审美的秤: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,五千年来,中国流传着许多美的事物,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歌,大气磅礴的古朴建筑,凄美感人的美丽神话……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,可是我们心中美的标杆却正在倒塌。
诚然,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,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。可是,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却分离开来,灵魂在迷茫地游荡。
不知从何时起,丑形象、土味家居、奇葩建筑、网红脸……等等令人窒息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,可怕的不是它们的出现,而是它们安然的待在了我们的社会里并逐步演化为一种常态。
在街上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:在夏日炎热的高温下总有一群冬季来的人,在寒冷的冬季总有一群夏季来的人,季节在他们身上仿佛是颠倒的,夏季裹外套,冬季穿单裤,怪异吸睛的打扮,与众不同的首饰,仿佛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潮流,仿佛这这才是帅与美,平常在他们眼中是美的最底层。家里“有矿的”集万千大牌logo与一身,配上大金链、佛珠,美名曰“洒脱”。
不知从何时开始,商店里的衣服成了倒季节出售,衣服首饰的设计怪异而且金灿灿,“洒脱”也从一种人生态度变为了具体象征?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迷惑行为令人不解,最令人心寒的是这种种行为愈演愈烈,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,国人的审美已经如此不堪了吗?
无独有偶,不仅是人如此,我们的城市、文化也在被丑侵蚀着。走到哪里总会看到一样的广告牌:简单的大号字体、鲜艳的颜色、频繁的闪烁;一条条街道被改造成“古街”,千篇一律的建筑与宣传让人麻木;耳边时时回想着“脑白金、伯伯伯伯伯爵旅拍,哈哈哈哈哈罗单车”,广告不再以良心的制作吸引人,而是转战简单粗暴的制作和令人窒息的重复,这真的是应了一句“名言”:认真你就输了。在很多国家强调“招牌设计应与城市气质相符”时,我们追求的的却是一种高饱和与低美感的强行统一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我们的古文化,诗歌、汉服等等,从小众逐渐向大众转化,这是好事,是我们瑰丽古文化的复兴,可是这条本光明无比的坦荡大道却被我们愈走愈偏。2014年,中国好歌曲热播,霍尊一曲《卷珠帘》引刘欢落泪,也让我们听到了中国风歌曲的唯美。于是,近几年各种网络媒体们为了博人眼球,旗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风歌曲问世,但质量却令人堪忧,曲成了首位,内容成了无名小卒。“伊人总有离愁,夜肯定未央,酒必须是浊酒,红尘永远未了”,“天下”“乱世”“芳华”等词高频出现,“醉”“归”“罔”“殇”是常驻嘉宾,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却比古人有着更多的哀愁,本是穿越几千年的拥有丰富立体感,岁月感的古风却成了千篇一律的故事。
诸如此类的“美”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,甚至小孩子都在接受这种洗礼:日渐退化的小学教科书就是鲜明的例子,打着节俭朴素的旗号,可是节俭朴素等于丑吗?
中国已日益强大,我们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,可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,我们的审美能力却被忽略。“这个世界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”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深刻的指出了审美缺失这一大问题,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沉下来吧,请打开你那紧闭的审美之眼吧,请让这个世界社会重新变得明亮无比吧。
编辑:孙淑娥 郭治鹏